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5月21日-23日,以“数智创新 深化赋能 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大会吸引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专家代表约3000人齐聚一堂,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工作要求,围绕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系统总结工业互联网建设成效,全面展示产业应用实践,充分探讨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问题、关键技术、重点工作等。本次大会的内容及成果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参考。
5月22日,在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专题活动”上,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西平发表了《新型数字基建赋能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专家说
创建零碳园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需综合考虑全域发展情况,打造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系统推进五维一体协同降碳,配套零碳园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实现园区绿色发展。
曾西平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工业园区是实现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关键阵地。目前我国拥有20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这些园区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的30%以上,是推动“双碳”战略目标落地的主力军。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零碳园区建设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随后多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全面加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在工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将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亟需推动的重要方向。泰尔英福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以“数字基建业务平台”为发展定位,深耕“星火·链网”和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已发展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目前,标识解析体系已建成近400个二级节点,服务企业超过50万家,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坚实基础,随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深入实施,标识体系已成为工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
在园区建设方面,标识体系作为工信部推动全行业互联互通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打破行业壁垒、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使命。一方面,依托标识体系,可以为企业、产品和设备赋予统一、可信的数字身份,实现数据的精准溯源与全流程管理,为能源效率提升和碳资产增值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从而释放园区运营成本优化空间。另一方面,标识体系有助于打通企业内部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壁垒,破解数据孤岛,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低碳协同效率。
在国际互认方面,依托标识体系,可以构建中国零碳园区国际认证的高效互认体系,增强我国在绿色贸易中的话语权。基于标识解析的跨境碳数据交换网关,能够支持不同国家碳核算方法学的等效转换,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合规要求,实现跨境碳数据的互认。此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还与国际通用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ISO14067深度对接,可实现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出厂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标识化追踪。
以下是演讲PPT 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