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新基建”这个词现在很“火”。但是,也有不少网民疑惑,“新基建”究竟“新”在何处?与传统基建有何不同?
日前,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央视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推出的“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云起》特别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新基建是国家社会经济的基础,新基建更突出的是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邬贺铨院士认为,新基建的内容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通用技术。以新一代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很多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不仅带动本行业的产业发展同时也是传统基建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适应性很广。例如,信息基础设施能够带动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产业化发展,也可用服务产业数字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是对立的关系,并不是有了新基建不再需要传统基建,而是希望通过新基建,使传统基建在更高的起点上,产生更大的效益。
二是公用属性与企业专用的不同。传统基建基本都是公用的,但是新基建中有公用的设施,例如工业互联网里需要政府建设的标识系统、安全平台、监管监测中心等,但更多的设施是企业自建、使用。5G是公用,但是很多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中心是企业建设和使用。
三是投资主体。传统基建主要由财政投资,新基建主要由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即便5G是公用网络,也是由运营商投资,终端则是消费者投资,新基建将更大程度拉动社会资本,增加社会产出。
四是带动新消费。新基建本身和消费联动,相较传统基建,能够带动新的消费。
从以上四个方面能够看出,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是跨越性差异。发展新基建不仅是为了短期内应对疫情所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更是为了长远考虑,打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生态,通过新基建拉动社会投资,为传统基建提质增效。
中央提出新基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带动产业发展,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全国两会“《经济战疫·云起》——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特别节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国家高端专业智库、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全媒体传播平台,此次强强联合,运用“云端+现场”录制模式、全媒体传播方式,呈现后疫情时代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模式、立足新基建思考未来产业发展,以丰富的内容、权威的知识和专业的见解为特色,探讨新基建为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动能,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积极传播正能量,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观看方式
【手机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本期节目完整版
【电脑端】点击下方链接观看
https://tv.cctv.com/2020/05/28/VIDEZp0t4p5wzH25BpC0FWq5200528.shtml
您还可以通过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中国工业报及相关新媒体账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联通、海尔集团、徐工、正泰集团相关新媒体账号以及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视频、秒拍、手机百度、一点资讯、新浪看点、快手等商业网站进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