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华为云杯”2025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大赛由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和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指导,由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和华为(苏州)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承办,北京邮电大学和苏州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协办。本届大赛秉承着“以赛促建、以赛促创、以赛引智、以赛育才”的核心宗旨,面向全国开发者及企业展开,以信息模型库等为基础底座,激发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潜能,深化AI与千行百业融合实践,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引领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高度。
大赛启动现场
大赛启动现场,众多行业专家对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进行解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杨辉以“智能未来——端边云一体化”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典型行业的应用趋势与实践。他表示,面向人工智能算力光网络,北京邮电大学也在端到端及云边端融合阶段,通过业务感知、多波段光传输等方案满足了算力业务大容量、低时延等需求。杨辉还指出,未来,大语言模型(LLM)将重塑智能边界,并为工业物联网提供“语义理解+决策支持”等核心动力,包括人形机器人也将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深度融入工业制造等环节,推动工业物联网从“感知互联”向“自主协同”演进。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杨辉 华为云 AIoT研发总监带来了主题为“赛题解读&Agentic AI+IoT,万物互联新未来”的分享, 大赛基于华为云AIoT平台,鼓励开发者利用鸿蒙OS及OpenHarmony全场景设备,通过华为云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并依托ModelArts、MES、中间件及PaaS等全栈云服务进行应用开发与展示。赛题方面,本次大赛采用开放式命题,开发者可自由设计解决行业痛点的方案。 华为云工业AI解决方案专家进行了主题为“新一代工业软件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分享, AI在工业领域正加速普及,Agentic AI已成为工业智能演进方向。华为FusionPlant 3.0聚焦智能软硬件孵化,打造了智能应用、智能硬件、工业智能人才三大中心,华为FusionPlant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也以华为工业数据平台等为技术底座,联合伙伴在“推动行业共识、打造十大内核引擎、构建智能硬件开发工具链”等六大领域展开共建,有效推动了新型工业化发展。 利驰软件常务副总穆艳国带来了主题为“利驰软件推动电控制造行业走向智能化”的实践分享。他表示,利驰软件使命是在电气控制领域推动智能化或者AI的利用。结合华为云计算底座与iDME平台,形成了面向电气设计制造全流程的电控数字化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了数据从设计到制造跨领域的高效协同。同时,穆艳国也结合项目案例,展现了其如何用线束智造方案助力伙伴穿透行业壁垒,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为细分领域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思路”。 利驰软件常务副总穆艳国 作为“华为云杯”赛事的深度参与者与技术赋能者,华为云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支点,为人工智能与工业软件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面向未来,华为云也将持续开放技术能力、深化生态协同,与苏州携手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让云技术真正成为激活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加速区域数字经济腾飞的“引擎”,在赋能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持续贡献“云力量”。下一步,随着赛事的推进,一批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与工业软件融合项目将不断涌现,这些项目经过打磨与孵化,有望从“赛场”走向“市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发挥价值。同时,大赛也将持续聚焦产业痛点,不断优化赛道设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参与其中,推动信息模型、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持续突破,为苏州乃至全国的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与人才支撑,让大赛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