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工业发展,数据已成为驱动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生产要素。《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加快数据要素化进程和提升数据质量的重点任务方向。为落实相关要求,中国信通院在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启动“工业数据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工业数据标准化、数据质量加工、数据标注等关键环节,提升数据跨系统、跨平台的互操作能力,着力构建标准化、高质量的工业数据应用环境。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通院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开展了“信息模型伙伴计划—数据互操作应用案例”征集与汇编工作,旨在系统总结和推广典型实践经验,凝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为信息模型与工业数据互操作应用提供样板与示范。
本案例集围绕“信息模型+数据互操作”双主线,通过系统梳理,遴选出8个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的优秀案例,汇编形成《信息模型伙伴计划—数据互操作应用案例集(2025)》。本案例集涵盖电子装联、精密制造、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工业AI等多个领域,其主要方向包括:
(一)基于信息模型的设备互联与系统集成
以电子装联、精密制造等行业为代表,运用交互信息模型标准体系实现多品牌设备互操作、数据采集与语义对齐,打通生产控制、工艺追溯与质量分析的全链路数据通路,推动制造过程从“设备互联”向“系统协同”和“智能感知”升级。
(二)基于数据互操作的制造流程协同与优化
围绕制造执行系统(MES)、设备管理系统(EAM)、工业数据中台等关键环节,构建模型驱动的业务协同体系,实现跨设备、跨系统的流程编排与智能调度,助力企业实现产线柔性化与生产透明化。
(三)基于数据标准化与质量提升的全链路数据管理
聚焦汽车、玻璃、轨道交通等复杂供应链行业,通过统一数据标准、质量监控规则与资产目录,构建覆盖采集、清洗、治理、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数据一致性与可信度,支撑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协同。
(四)基于AI与知识模型的智能应用创新
以工业AI平台与知识图谱技术为依托,融合时序分析、因果推理与强化学习算法,探索“AI+数据互操作”新模式,实现营销智能体、工艺智能设计与生产决策优化等创新应用。
案例集旨在为行业各方在推进工业数据互操作、数据标准化应用与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参考,促进形成数据驱动、标准引领、协同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共同建设高质量的工业数据应用环境。